找到相关内容62篇,用时7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阿姜查:森林中的法语(一)

    如果依照经典,把十二因缘分析开来,我们说“无明“行,“行“识……乃至于“生“老死纯大苦聚集。但事实上,当你接触到不喜欢的东西,马上就有苦了。心,奇快无比地穿透十二因缘的炼环,正如同...然彼“触缘故“受生;……(大正藏第二册8l页上栏)  如是,(苦、乐、舍等三)受非自生、非他生、非自他共生,亦非无因而有;“三受是因缘生,“不可意触而生“苦受“可意触而生“乐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1742077.html
  • “斗争对立与“同体平等

    才不是妄心,才是菩提心。“无明“行,“行“识,而“无明、“行、“识都属于妄心,“名色、“六入以及其下者(指“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当然也都是...“斗争对立与“同体平等  时 间:民国八十年七月七日上午十时三十分  地 点:台湾新竹明星诺那精舍  讲述者:梁乃崇教授  我们修行时较强调的方法就是把妄念去掉,让自己心中无念,而后入定。但如此...

    梁乃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25758691.html
  • 第六届“福慧之旅学员随感

    就是“认识人生:1认识自我 2 净化烦恼 3 庄严人生 4 自利利他 。现在回想一下,此次“福旅启发我思考了很多以上的问题,但如理修行一定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坚持不懈才行。第三、“福慧之旅自佛法上讲... 缘起 很幸运得以参加第六届的“福慧之旅,本来我的感想是按专题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的。昨天早上碰到几位知道我国庆节行程的同事很关心地问我这几天的收获,我忽然想到,对“福旅,...

    benben

    |福慧之旅|学诚法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10/2230391660.html
  • 不能不信因果

    更为错综复杂,之所以迟速不一,轻重有别,其间的“也很重要,好比一颗种子,即使再好,也需要沃土、阳光、空气、水分、剪枝、施肥,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世间之事亦然,一个人具有才华固然是一个好“因,但也要加上好“,才能得到好的结“果。一个人素行不良固然是一个恶“因,但如果能加上一些好“,也可以改变因与果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减轻将来的恶“果。所以,当我看到一个人才,总是在心里想如何给他...

    星云大师

    |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7/09155010336.html
  • 播撒爱的阳光

    !生命要尊重,慈悲也要无畏。抛掉恐惧心,让慈悲入“骨,“髓布施,成就这“抢救生命的大事因缘吧!   就这样,两个月内,已有近万人响应。慈济功德会立刻举行慈善义卖,将筹来的善款成立了骨髓...昨夜的天崩地裂的灾难中,可曾安好?   谁也不知道。   但是,在这里,无论是作为“活佛的医生还是被称为“白衣大士的护士,都知道,现在海峡的另一边,在“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西子湖畔,有一位刚...

    佚名

    |慈善|慈济|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7/22042010450.html
  • 关于生命现象的探讨——解读《大因经》

    问题。(初创期的)佛教的回答是什么?浅显的说,就一个“字。,既有宇宙万有的因果定律,又蕴含了形成生命现象的内外因素和根源,以及生命流转的原动力。在《中阿含.因品〈大因经〉》中,佛陀以“老死、生、有、受、爱五支因缘来阐明上述问题(经文中虽有类似十二支因缘的叙述,却没有与五支因缘同等的待遇)。若五支相生,则生命流转不息,反之则生命得到净化,成就生命的终极价值。总之,“之一字,高度概括了全部...

    道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552231.html
  • 不能不信因果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因果业报有现报、生报、后报,就好比植物有春种秋收,有一年生,有多年生。“因果业网比植物的生长因素更为错综复杂,之所以迟速不一,轻重有别,其间的“也很重要,好比一颗种子,即使再好,也需要沃土、阳光、空气、水分、剪枝、施肥,才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世间之事亦然,一个人具有才华固然是一个好“因,但也要加上好“,才能得到好的结“果。一个人素行不良...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3876498.html
  • 因明“现量相违的探讨

    的眼识的无分别智,唯如实地透过眼根缘当下的“色自境;目前耳识的无分别智,唯如实地透过耳根当下的“声自境;如是乃至鼻、舌、身等亦各如实地感知自境,而彼此不淆浑,故有“眼根现量等等分类。   其...境失去常态,如速旋火炬,便生火环的错觉,舟车的开动,则见屋舍、树木的倒驰(22)。如是能之智,于所之境,离名言、绝思虑,并于一切能生错乱之因,或内或外,悉皆舍离,如斯所成就的知识,是名“现量。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04738063.html
  • “理性与“觉性——中国佛学与宋明儒学的一个公共话题

    “无明亦为“不觉。由“无明—“不觉“行,由“行“识。此“识承接“无明而来,其实亦等同于“无明。而“识便是今生这一“个我的成因与主宰。然则,就每个个人之为人而言,既缘出于“...》卷十二记佛陀说教称:  缘受爱者,彼云何为爱?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爱取者,云何为取?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7]  “爱、“取两支指今生这一“个我的主观意识。今生这一“个...

    冯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60259502.html
  • 陈那“自证理论探析——兼论《成唯识论》及窥基《成唯识论述记》的观点(1)

    笔者对陈那“自证(分)这一抽象认识单元的观点是:“自证(分)是作为每一认识中“见分取“相分之“量果,也就是“‘见分’取‘相分’本身;而且,“自证(分)亦有“自己认识自己的功能、作用...“量,这在法尊编译的《集量论略解》中说到:  何故量唯二种耶?曰:由所量唯有二相,谓自相与共相。自相之有境心即现量,现量以自相为所现境故。共相之有境心即比量,比量以共相为所现境故。除自相、共相外...

    赵东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32961641.html